close

USD100.jpg
 (轉載自hoyi's weblog)  【圖一:最常見的外幣現鈔-美金。】

有很多顧客拿著外匯存摺到櫃台來,打算領出一些外幣現鈔來使用。櫃員告知「您需要補手續費」時,顧客往往既困惑又生氣:「這是我存在簿子裡面的錢,為什麼領出來還要收手續費?你們是開銀行還是黑店啊?叫你們經理出來!」

啊啊啊,阿姨別生氣。嚴格來說,這只能說「買便宜的,總有一天要還」(XD)。為什麼這麼說呢?來,我們先復習一下之前聊過的〈匯率板怎麼看啊:即期匯率和現金匯率的差異〉

在該文第八段,我提到:「……『現金匯率』和『即期匯率』的分別,最簡單的分法是:只要你在整個過程中,手有摸到外幣的鈔票,那就適用『現金匯率』。其他的,通通適用『即期匯率』。」

當然,你會想問:OK,銀行分賣出和買入的匯率這還可以理解,畢竟你們是奸商(!),買賣中間總是有一些價差才有利潤空間。那,為什麼又要分所謂的「即期匯率」和「現金匯率」呢?


這個問題的答案是:因為外幣不是錢。


莫名其妙對不對?外幣怎麼不是錢呢?不要拿雞蛋蕃茄丟我啦嗚嗚(閃躲貌)。

應該這麼說會比較清楚:外幣現鈔在我國境內,並不是「法定貨幣」。法定貨幣具有無限法償性質,也就是說,它的價值和購買力受到法律規範和政府保障;但是,「外幣」並不在這個保障的範圍之內。

因此,銀行提供的外幣現鈔,實質上是貨品,是銀行從國外批貨回來,準備要和顧客進行買賣的。

既然這些外幣現鈔是貨品,銀行是賣家,就負擔有運送(坐船坐飛機坐運鈔車)、保險、倉儲(要有金庫存放這些鈔券)、(受到)偽造……等等風險。

相對之下,顧客直接用台幣購買、存在存摺;又或者是匯往國內外其他銀行的外幣,因為不需要碰觸到實體的紙鈔,當然也就沒有這種風險。

為了公平起見(使用者付費),銀行對於「我要換到外幣現鈔哦!」和「我不需要摸到鈔票,只要存在簿子裡/匯出去」的顧客,給出的定價(也就是匯率!)是不同的。要摸到現鈔的顧客,要多負擔一些前述的風險成本,買外幣的價格(=現金匯率)會比較貴;而不需要摸到現鈔的顧客,不需要負擔前述的風險成本,當然就可以用比較優惠的價格(=即期匯率)買到外幣囉。

我們回到最開頭的問題:「我存在簿子裡的錢,為什麼領出來還要收手續費?」

那是因為,你當初買來存在存摺裡的外幣,是適用較優惠的「即期賣出」匯率買的,而不是「現金賣出」匯率。而現在要提領外幣的現鈔,必須要「補負擔」之前沒有負擔的風險成本。這也就是「即期賣出」和「現金賣出」匯率之間的差價呀。

也許櫃員使用的「手續費」這個詞不是很精確,也沒有讓你充份瞭解為什麼銀行會收這筆錢。希望這可以稍稍解答你的疑惑,不要生氣啦~。

再更進一步,「把外幣的現鈔存進外匯存摺」裡,也有類似的「手續費」(其實是匯率差價!)的問題哦。想一想,為什麼?想不出來的人,趕快留言問我。XD

下一回,我們來聊聊這個拿來補匯率差價的「手續費」是怎麼算的。:)

hoyi's weblog at http://hoyi.pixnet.net/blog/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erene 的頭像
    Serene

    伯朗太太的築夢窩♪♬

    Sere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