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前例行的抹片檢查報告和去年一樣又有發炎現象
於是我照A醫師的指示用了塞劑10天, 再做抹片檢查
A醫生建議也同時做人類乳突病毒檢查, 會比較準確, 但要自費1500元
(人類乳突病毒被認為是導致子宮頸癌的元凶, 所以子宮頸抹片檢查有異常時,
醫生通常檢查是否有人類乳突病毒感染, 不過發現醫生也有不同的意見,
我後來因為塞劑副作用奇癢無比有就近看另一位B醫生,
他就不認為我需要做人類乳突病毒檢查,但為求心安我還是花了1500元做了)
前幾次的內診和超音波檢查, A醫生說子宮和卵巢看起來都正常
暑假後我依指示再回去A醫師內診, 做了抹片檢查和人類乳突病毒檢查
兩個禮拜後打電話問護士抹片檢查結果, 居然還是發炎
不過人類乳突病毒檢查是陰性表示正常。
護士說我可以回去拿報告, 如果有問題可以問A醫生
等拿了報告, 問了醫生我再回來報告囉!
醫生說白色念珠菌是女性最常見的感染之一,
女生大都會感染過,只是分為症狀有無,醫生通常會給予塞劑治療。
長期的嚴重發炎當然是癌症前兆,但是和子宮頸癌最相關的則是人類乳突狀病毒。
轉載一篇文章,以供有問題的女性朋友參考:
康健雜誌173期
「您的抹片報告結果為發炎,請儘速複診!」 31歲的陳小姐從去年開始定期做抹片篩檢,最近她收到診所的簡訊通知結果,嚇出一身冷汗,馬上詢問身邊的姊妹,大家卻都說不清楚發炎是什麼?需不需要回診?
抹片結果發炎需要回診嗎?
子宮頸抹片之後,大約2星期內會收到檢驗報告,可能有四種結果:正常、發炎(有異狀,但非癌症病變)、發現病變(有異狀,需立即返院診治)或檢體不良需返院重做。
發炎不代表有癌病變
醫生解釋抹片報告通知的「發炎」,不是細菌感染,也不是癌前病變。發炎代表細胞處於受傷修補狀態,或是曾經接受放射線治療,所以長得和一般細胞不一樣,如果病理科醫師覺得有疑慮,就可能發出發炎報告。
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療
有些人做抹片會意外發現細菌、黴菌、滴蟲等陰道感染,需要以抗生素、抗黴菌或除蟲藥治療。
輕、中、重每一階段的癌前病變約有2~3年的發展時間,從發現癌前病變到發展成原位癌甚至侵襲癌,平均約10~15年,極少數患者會急速惡化,一般不需要過度擔心,「重要的是定期篩檢,才能遠離子宮頸癌」。
抹片應該怎麼做?
「抹片篩檢的重點不在於發現癌症,而是希望找出癌前病變,在發展成侵襲性子宮頸癌症前先做處理」。連續3年做抹片才更準確,不管是國內外,單次抹片檢查只能篩檢出60~80%的細胞病變,也就是有近三成的細胞病變可能檢查不到。
需要加做HPV病毒檢測或新型液態機器抹片嗎?
不管是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原位癌,一定都要先感染人類乳突病毒(HPV),不過抹片和HPV病毒檢測都只是篩檢工具,確診還是要靠切片。
有些醫生建議抹片異常時可以加做HPV病毒檢測,不過需要自費,單次約1500元。有些醫生認為不需要加做HPV檢測,因為八成以上發生過性行為的女性都曾經感染HPV病毒,「直接以陰道鏡檢查並切片反而更直接、準確」。
發現很多網友的意見可以參考...以下可供參考...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每家醫院,絕對沒有的報告會寫完全沒事情
因為,抹片沒有100%都能抓到癌細胞的,有時後會誤判
如果醫院不寫"發炎",就等於他要100%保證妳絕對沒有子宮頸癌
現今醫院怕病患告醫療疏失, 絕對不敢用醫院的醫格保證說你沒有子宮頸癌
只要他寫"發炎",萬一你確實有就告不了他了
所以有網友表示從沒看過哪家醫院沒寫發炎反應!!
光是抹片有沒有細菌付著上面都很難說,收送時也很難100%無菌
所以寫了發炎=沒事情
有網友根本就不理會報告寫發炎,什麼藥也沒吃
因為她贊同某醫師說的,發炎=沒事情,不用理會
MC剛過不久,有發炎反應是可以接受的
不放心的人去看醫生, 也只是塞七天抗生素而已!!
以上網友意見可以參考, 不過還是去問醫生比較清楚!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健康醫藥聯絡新聞網的這篇文章非常值得讀: 抹片+乳突病毒篩檢 準確率達97%
全文 http://mag.udn.com/mag/life/storypage.jsp?f_ART_ID=164937#ixzz2eYDXUdvn
Power By udn.com
以下是摘錄:
近幾年來,導致子宮頸癌的元凶已經獲得證實是人類乳突病毒( HPV ),結合抹片與人類乳突病毒篩檢,已成為許多國家可能採行的子宮頸癌篩檢策略。抹片發現子宮頸癌比率為81%,若結合HPV檢測,則可提升至97%。
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賴鴻政表示,人類乳突病毒篩檢非常敏感,但有病毒並不代表就有癌症,一般有性生活的女性,大約10至15%在子宮頸細胞可以偵測得到這群病毒,愈年輕的女性,檢測出來的比率愈高。
大多數的病毒會在感染九個月左右之後清除,只有少數人,病毒持續在子宮頸待下來。